播报:招行:做强重资本 做大轻资本
资产总额突破10万亿元、不良贷款率保持1%以下、非利息净收入占比超过36%……这是招商银行交出的2022年度成绩单。
3月27日,招行举行业绩发布会,董事长缪建民、行长王良出席,详解招行2022年的经营表现,并透露2023年重点策略。
招银理财不片面追求做大规模
(资料图)
在全球环境风高浪急、国内“三重压力”持续加大、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的复杂形势下,2022年,招行实现营业收入3447.83亿元,同比增长4.08%;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380.12亿元,同比增长15.08%;实现净利息收入2182.35亿元,同比增长7.02%;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265.48亿元,同比略降0.62%,非利息净收入在营收中占比仍超过36%。
具体来看,受金融市场剧烈波动、消费低迷、外需持续走弱等因素影响,招行2022年实现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09.03亿元,同比下降14.28%。其中,代销理财收入66.45亿元,同比增长5.61%,增幅较上年有所放缓,主要是因为理财产品日均余额增幅放缓及理财销售费率有所下降。
就招银理财而言,进入2022年11月,债市出现近两年来最大急跌,引发债券型基金、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,对银行理财业务整体形成冲击,部分产品净值在短期内大幅回撤,行业理财规模均有不同程度下降。这种背景下,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在2022年11月末和12月末分别环比下降4.88%和5.60%。
“经营策略上,我们对招银理财要求是——稳定规模,不片面追求规模做大;优化结构,过去主要产品是固收类、现金管理类产品,未来要丰富我们的产品线,加大权益类资产的配置;提升能力,加强投研能力、风险管理能力、产品创新能力、系统科技支持能力建设,支撑我们更加长远的发展。”王良表示,未来,招行将从五方面提升财富管理能力。丰富产品配置,形成覆盖基金、保险、信托、理财、私募等多元化产品线,在不同周期、不同阶段满足不同客户的诉求;优选合作伙伴,秉承开放态度,主动上门与不同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,形成“强强”合作;壮大客群规模,招行理财客户数量仍有巨大提升空间;重视线上线下结合,触达更多客户,提升服务效率;积极布局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,把握家族办公室、家族信托的发展机遇。
强调重资本业务的基础地位
年报显示,2022年,招行继续巩固堡垒式资产负债表。截至2022年末,总资产达10.14万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9.62%;总负债为9.18万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9.56%。具体来看,在去年流动性相对宽松、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市场环境下,招行信贷规模稳定增长,贷款和垫款总额较上年末增长8.64%至6.05万亿元;负债方面,客户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8.73%至7.54万亿元,存款增量创历史新高。其中,母行口径下低成本的核心存款日均余额较上年增长17.08%。
受存贷利差收窄影响,当前银行业净利息收益率进入下行通道,招行这一指标为2.40%,同比下降8个基点。根据年报,这背后主要有几个原因——资产端,定价方面,一是受存量浮息贷款重定价和融资需求不足影响,贷款收益率下降,二是市场利率在较长时间内低位运行,投资收益率有所下降;结构方面,受居民消费意愿疲弱影响,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信用卡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增长放缓。负债端,企业资金活化不足,企业结算资金等低成本对公活期存款增长受限,叠加资本市场扰动下居民投资向定期储蓄转化,活期占比有所下降。
为应对这种情况,2023年,招行将采取“做强重资本业务、做大轻资本业务”的经营策略。“‘强’就是Quality(质量),‘大’就是Quantity(规模)。‘重为轻根’,重资本业务出了问题,轻资本业务做得再好也救不了。所以重资本业务是根本,是基础,要做强。”缪建民指出,现阶段,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,房地产市场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,同时利差不断收窄,这些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很大的挑战。招行提出以打造“创新驱动、模式领先、特色鲜明的最佳价值银行”来应对这一挑战。只有坚持创新驱动才能更好地聚焦质量,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。模式领先就是业务结构比较合理、收入结构比较均衡的模式。特色鲜明就是始终以客户为中心。
关键词: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