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热推荐:记者观察:理财市场呈回暖势头
(资料图)
春意渐浓,银行理财市场也呈现回暖态势。普益标准数据显示,2023年2月末,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合计25.74万亿元,相比1月末增加了1453.17亿元,环比增长0.57%,是自2022年11月赎回潮以来,首次月度环比正增长。分品种来看,截至2月末,固定收益类和权益类理财存续规模分别较1月末增加1811.62亿元和4.98亿元。
事实上,自去年两轮破净潮之后,银行及理财公司一直在积极调整,希望通过各种手段熨平波动,以稳住投资者信心,赢得市场青睐。部分地方性银行高管强调提升理财业务稳定性的迫切性,包括混合估值法(摊余成本法和市值法相结合)的应用、适当增配非标资产等,都是有效平滑波动的可选手段。
由于摊余成本法只能在特定条件下应用,今年以来,封闭式理财产品新发规模呈现明显增长——2023年1月和2月,封闭式理财产品新发规模分别为3487亿元和3679亿元,环比增长21.26%和5.51%。受此影响,新发理财中封闭式产品也明显提升。
在一系列努力下,银行理财市场的破净情况得以改善。据华福固收团队计算,2023年1月和2月,银行理财整体单位净值破净率均明显收缩,分别下降6.71个百分点和7.15个百分点。
但从长期来看,无论是采用混合估值还是合理增配非标资产,都不是长久之计。一方面,摊余成本法可用场景较少,只能应用于个别资产,加之封闭式产品流动性差这一根本“弱点”,导致混合估值法不会成为主流,“救市”效果有限;另一方面,非标资产的时代红利逐步消退已是大势所趋,根据中金公司研报,目前理财配置非标资产仅1.95万亿元(占比仅6.5%),标准化资产的配置能力才是决胜的关键。
打铁还需自身硬。要想长久地延续理财市场回暖势头,银行和理财公司不能仅靠一些“缓兵之计”,而是要全方位地提升自身能力,包括“构建行之有效的研究体系”“利用科技赋能拓宽理财产品线上业务、完善风控模型、优化投资组合”“搭建全流程风险管控体系”等,让理财行业形成稳定可持续的运作逻辑,在完成资产保值增值使命的前提下,创造更广阔的盈利点。
关键词: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