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球动态:2022年社融、贷款规模稳步增长
2023年1月10日,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12月及全年金融统计数据、社融数据报告。数据显示,2022年社融规模增量累计32.01万亿元,比上年多6689亿元。2022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.31万亿元,同比多增1.36万亿元;人民币存款增加26.26万亿元,同比多增6.59万亿元。
专家分析认为,2022年全年社融、贷款规模实现同比增长,反映出金融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。“面对经济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压力,2022年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,大型金融机构和政策支持领域不断发力,有效支撑了经济回稳向上和信用平稳扩张。”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。
贷款投放平稳收官
(资料图)
从2022年12月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来看,2022年年末,广义货币(M2)、贷款投放实现平稳收官。
数据显示,2022年12月末,M2同比增长11.8%,增速虽然比上月末回落0.6个百分点,但比上年同期高2.8个百分点,继续维持高位。与此同时,2022年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.4万亿元,同比多增2665亿元,环比多增1900亿元。“这表明,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和稳增长政策加快落地实施,市场主体信心加快恢复,有效融资需求有所增长。”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、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。
2022年12月,社融规模增量为1.31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少1.05万亿元,环比少1.68亿元。对此,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,2022年12月债券融资下滑是社融主要拖累因素。一方面,当前房地产信用仍处于复苏阶段,债市情绪有待恢复;另一方面,由于2022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前置、2021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后置,形成了较高基数。
温彬介绍,2022年12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2781亿元,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时间错位和高基数效应下,同比大幅少增8893亿元。受债券市场大幅波动影响,企业债券取消发行较多,2022年12月企业债净融资-2709亿元,同比大幅缩减4876亿元。与此同时,信托贷款同比少减3789亿元、表内人民币贷款增加4004亿元,对新增社融形成拉动。
社融结构持续优化
从2022年全年情况看,当年贷款规模、社融规模均实现稳定增长。
贷款方面,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.31万亿元,同比多增1.36万亿元。分部门看,住户贷款增加3.83万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增加1.08万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2.75万亿元;企(事)业单位贷款增加17.09万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增加3.03万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11.06万亿元,票据融资增加2.96万亿元。
董希淼指出,企(事)业单位贷款同比大幅增长是2022年人民币贷款增长主要贡献,这得益于开发性、政策性金融工具以及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持续发力,得益于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基础设施、重大项目等的支持力度,得益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政策措施保持了延续性。
社融方面,2022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.01万亿元,比上年多6689亿元。其中,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0.91万亿元,同比多增9746亿元;信托贷款减少6003亿元,同比少减1.41万亿元;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411亿元,同比少减1505亿元;企业债券净融资2.05万亿元,同比少1.24万亿元;政府债券净融资7.12万亿元,同比多1074亿元;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.18万亿元,同比少376亿元。
“2022年社融存量同比增长9.6%,对实体经济发放贷款同比增长10.9%,表外融资收缩,债券和股票融资明显多增,这反映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大,融资结构持续优化。”周茂华表示。
2023年信贷投放将加码
展望2023年,在扩大内需、稳定房地产市场等“指挥棒”下,专家普遍认为,未来信贷投放将进一步加码。
2023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,“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”。对此,温彬表示,2023年信用扩张“总量要稳、结构要进”,有望继续加力提效。从投放节奏上看,2023年信贷“开门红”可期,一月份相对平稳、二月份边际恢复、三月份有望出现“信贷脉冲”。全年信贷投放节奏将继续前置。信贷结构上,温彬预计,2023年一季度对公贷款会有所提速,二、三季度零售贷款回暖修复;政策性银行、国有大行、股份行仍是稳信贷的重要力量,基建、制造、地产、消费、小微等领域依然为重要信贷投放方向。
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认为,2023年需要适度降低票据融资增量占比,着力扩大企业实际融资需求。今年上半年政策面需要继续加大力度刺激消费需求,同时疏通企业上市融资堵点,尽快恢复民营企业债券发行的合理节奏。
相关新闻